搜索

守护好利用好中华民族的自然珍宝

  不久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我国世界自然遗产提名项目“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浩瀚的自然长卷中,每一处自然遗产都是地球母亲赠予人类的无价瑰宝;山川湖海,林海雪原,每一种风景都蕴含着自然的智慧与生命的奥秘,也留下了人类文明的印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方面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当前,我国拥有的自然、自然和文化双遗产总数居世界第一,如何守护好利用好这些中华民族的自然珍宝?本期“圆桌对话”栏目邀请相关专家一同探讨这一话题。

  主持人:截至2024年7月,我国已拥有15项世界自然遗产、4项文化与自然双遗产,位列全球第一。如何评价我国近些年来对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情况?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看,我国对自然遗产的保护出现了哪些新变化?

  王昌海:我国世界自然遗产和双遗产涵盖了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和各类自然公园等上百个自然保护地,总面积达到7.9万平方公里。在保护力度上,我国持续加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逐渐完备各项保护制度,为自然遗产保护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从2017年起,国务院将“文化遗产日”调整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各界对自然遗产事业的关注度、支持度和参与度,为自然遗产保护和管理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在保护成效上,我国自然遗产的保护状况显著优于国际中等水准。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评估,全球自然遗产和双遗产中,整体状况处于“好”或“较好”的比例为63%,而中国则高达89%,且无一例处于危急状况。这充分展示了我国在自然遗产保护方面的卓越成效。

  我国在自然遗产地保护管理方面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涌现出诸多富有创新性且成效显著的优秀案例。黄山风景区不仅以其壮丽景观闻名遐迩,更在保护上先行一步,创新实施景点封闭轮休与有偿救援制度,平衡了旅游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三江并流遗产地内的滇金丝猴栖息地植被恢复和生态廊道修复项目,为珍稀物种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而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盐城遗产地,其滨海湿地修复项目更是成为全世界典范,入选生物多样性公约COP15的“生物多样性100+”案例,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决心与成就。这些案例不仅保护了宝贵的自然遗产,也为全球生态保护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何友均:从国内情况去看,近年来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自然遗产保护意识显著上升,保护理念和制度建设更健全。我国于2023年设立“全国生态日”,引导形成自然遗产保护良好社会氛围,社会各界对自然遗产事业的关注度、参与度和支持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坚持“基于自然”的自然遗产保护解决方案,在自然遗产得到一定效果保护的同时,也形成了一套自然遗产保护的系统化路径方法。在国际上,我国世界自然遗产事业促进了文明交流互鉴,凸显出中国对保护恢复全球ECO、守护地球生态安全、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卓越贡献。

  主持人:在日益城市化的当下,人们慢慢的变多地融入城市生活,自然遗产似乎离人们的生活比较遥远。自然遗产保护的价值和意义大多数表现在哪些方面?

  王乃昂:这种感觉其实是不准确的,因为人类无时无刻不生活在大自然之中。自然遗产是全世界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独特自然景观、地质遗迹,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自然演进的重要标志,也是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载体。巴丹吉林沙漠就是具有独特性及稀有性的自然景观,大面积分布的高大沙山、全球最高的沙丘、星罗棋布的湖泊群、流量稳定的钙华泉水等,不仅展现了最典型的沙漠景观、地下水补给过程和湖泊水循环特征,而且是《世界遗产名录》中罕见的沙山湖泊群组合,也是中国西北干旱区一个独特的生物多样性中心和亚洲中部荒漠特有植物集中分布区之一。作为当地宣传生态文明的重要窗口,保护传承利用好这份自然遗产,有利于激发社会各界对巴丹吉林沙漠的探索热情,更有助于促进公众对祖国壮丽河山的了解和热爱。

  王昌海:自然遗产作为地球亿万年演化的珍贵见证,具有多维度的深厚价值。首先,它们是地球生物多样性的宝库,对维护生态平衡、促进气候稳定至关重要。其次,自然遗产蕴含着丰富的科学价值,为研究地质变迁、生物演化等自然科学领域提供了无法替代的实物证据。再者,无论是壮丽的山川湖海,还是精致的生态系统,都是自然之美的极致展现,激发着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爱护之情。最后,自然遗产还是人类历史与文化的见证,展现着文化多样性,承载着深厚的文化价值。

  保护传承利用好自然遗产,对于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积极意义。通过科学保护自然遗产,不仅仅可以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恢复自然之美,还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的生态安全,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绿色基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同时,自然遗产保护的过程也是公民自然教育的过程,保护传承利用好自然遗产有助于提升公众环保意识,促进科学知识普及,为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奠定坚实社会基础。此外,自然遗产的合理利用,如生态旅游的发展,不仅仅可以带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文化的传承与交流,丰富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为中国式现代化增添独特魅力。

  主持人:2019年,我国正式提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以自然保护区为基础、以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全方面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作为自然保护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遗产保护将迎来哪些新机遇?

  王昌海:我国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对自然遗产保护已经并将继续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一是强化保护与恢复力度。建设自然保护地体系,意味着对这些区域实施最严格的保护制度,为濒危物种提供了安全的栖息地,促进了ECO的自然恢复与生物多样性的维护。二是促进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强调自然保护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共生,通过科学规划绿色产业,不仅为当地社区带来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还能够提升公众对自然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三是推动国际合作与经验交流。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逐渐完备,为国际社会在自然遗产保护、生态系统恢复、绿色发展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示范案例。如热情参加三江源—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合作,与流域内国家共享生态保护与恢复的经验和技术,通过联合科考、信息共享、项目合作等方式,共同应对水资源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挑战,促进了区域生态安全……这些探索在国际上产生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何友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前冠以“全方面推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为全方面推进自然遗产保护提供更高效的组织保障。“全方面推进”意味着在管理机构设置、事权划分、历史遗留问题解决、保护与发展等方面建立更高效的组织协调机制,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广泛参与的“大保护”格局,有利于建立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协调机构,提高遗产保护能力和水平。二是有利于推进自然遗产整体性、系统性保护。我国将在国家公园体制机制加强完善的基础上,加快国家公园创建设立步伐,到2035年,基本建成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为重点,加快实施重要ECO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为实现自然遗产地的严格保护和永续利用构筑坚实基础。三是为高质量保护自然遗产提供法律保障。“全方面推进”意味着进一步建立健全国家公园的法律和法规,国家公园法草案已列入《国务院2024年度立法工作规划》清单,后续将快速推进审议和实施步伐,必将以法定方式为强化自然遗产保护提供规范约束和法律支撑。

  主持人:自然遗产的保护利用如何更好地把坚持资源保护与民生发展相结合,让更多人享有自然遗产带来的美好生活?

  何友均:在保护好世界自然遗产的前提下,加以科学合理规划利用,推进遗产地及所在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让人民群众和当地社区热情参加共建共管,共享自然遗产保护成果,让更多人享有自然遗产带来的美好生活,是自然遗产保护的初衷和原动力。在福建武夷山、中国丹霞以及三江并流等遗产地,通过实施特许经营、建立利益共享机制、推动生态补偿、增加转移支付、提高生态管护等公益性岗位等多种方式,惠及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应正确地处理自然遗产地与周边社区的关系,使遗产地及其周边社区能够公平、可持续地获得发展机会。如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开展“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发展模式,海南构建了智慧化生态管护新模式,以数字技术助力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等,都为推动自然遗产地内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同时,自然遗产地也是科研教育和自然体验的宝贵场所,将自然遗产地打造成研学游学基地、自然科普基地、自然教育基地、生态康养基地和生态旅游示范基地,不仅仅可以传承利用自然遗产地的多重价值,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让当地居民从自然遗产保护利用中持续获益,增强自然遗产的保护韧性,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

  王乃昂:自然遗产的保护利用,一定要坚持资源保护与民生发展相结合。以巴丹吉林沙漠为例,一方面应牢固树立和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和“基于自然”的生态保护理念,完善遗产保护相关法规和限制性政策,建立长期的地下水位、钙华泉水、湖泊水质、湿地生态监测体系。另一方面要实施资源共享、生态补偿、社区参与、游客预约和旅游容量管理等措施,创新自然遗产适度旅游模式。在这一过程中,还应加强跨学科交叉研究,深入分析巴丹吉林沙漠地表景观的类型特征、地貌过程、地下水补给来源和湖泊群水量平衡,开展核心景区生态环境旅游承载力与容量评估,从形成条件和成因机理去分析问题,从演变过程和发展的新趋势去处理问题,为沙山湖泊群保护和管理提供从理论方法、监测网络、关键技术到应用接口的全系列科技支撑。

  王昌海:为实现自然遗产保护与民生发展的双赢,首要措施是构建社区共管模式。将当地居民纳入自然遗产保护管理的主体,通过设立联合管理委员会或合作社,让居民参与制定保护规则、监督执行并分享保护带来的经济收益。其次,应积极推动绿色发展,引导周边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比如,在自然遗产地周边建立有机农场等绿色产业链,提供高品质的生态产品。最后,通过举办科普展览、讲座等形式,向公众普及自然遗产的价值以及个人行为对环境的影响,激发社会各界对自然遗产保护的关注和支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