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大美湿地 润泽齐鲁】风景区化身“净水器” 人工湿地让污水变清流

  10月24日上午,“大美湿地·润泽齐鲁”网络主题活动走进山东济宁太白湖景区湿地公园南段老运河人工湿地,漫步湿地,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中。

  老运河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建设项目位于老运河下游,太白湖东北侧的滩地和南侧的湖滩地区域,基本功能为涵养水源、调节水量、净化水质。项目总占地面积约3823.5亩,是城区老运河水流入南四湖的一道生态屏障,经过湿地净化后,达到地表水三类水质后排至南四湖。

  南四湖是济宁辖区34条河流最终汇聚地,承担着南水北调的输水任务,对水质要求极为严苛。即便济宁区域内所有污水处理厂的排水都达到一级A中水标准,对南四湖来说仍然是“污染源”,远远达不到调水水质要求。

  济宁中山公用水务有限公司污水分公司技术负责人赵莎和记者说,“我们污水处理厂出水的标准符合河道补水要求,虽然河道具有一定自净能力,但是与南四湖地表三类水的要求还是有很大差距。如果在我们污水处理厂实现地表三类水的标准,一次性投入大概16.5个亿,确实很难实现。”

  济宁中山公用水务有限公司污水分公司污水处理设备(光明网记者 林佳欣 摄)

  对此,济宁市探索适合北方河湖综合治理新路径,推行“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治污模式,将塌陷地、河滩地等低效用地打造成为44座污水处理厂的配套人工湿地,利用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土壤逐级过滤和吸收污染物,达到深度净水的目的。

  据济宁市生态环境局北湖度假区分局总工程师王宏春介绍,在原有野生水生植物基础上,新栽植荷花、芦苇、香蒲、鸢尾等30余种水生植物,共500余万株。

  废水从湿地表面流过,绝大部分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是依靠植物生长在水下部分的根、茎和杆上的生物膜来完成的,具有投资少、简单易操作、运行的成本低等优点。

  济宁市生态环境局北湖度假区分局总工程师王宏春介绍相关情况(光明网记者 林佳欣 摄)

  “湿地采用了复合潜流湿地+水平潜流+表面流+稳定塘处理工艺,是人工湿地技术最先进、工艺最复杂湿地技术,处理过的水清澈见底,没有一点异味。”王宏春介绍说,近年来,济宁市太白湖新区探索推进人工湿地治污模式,“退耕还湿”“退渔还湿”,在自然湿地基础上建设7处人工湿地,实现生态降污。

  如今,在人工修复和自然修复的双重加持下,每天有近7.5万吨的污水在这里变为地表三类水,不仅改善了太白湖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更为南四湖生态补水注入了新的动力。

  目前,太白湖及其周边浅水湿地吸引了大量鸟类栖息,其中不乏东方白鹳、大天鹅、震旦鸦雀,水雉等珍贵鸟类,已经记录到约200种。为逐步提升该区域的景观效果,太白湖湿地内还实施了连通渠景观绿化工程,在退耕还湿工程的基础上适当配置景观植物和园林建筑,已形成了集水质净化、生态保护、游览观光于一体的湿地公园。(记者 林佳欣)

  学会大咖谈|中国有色金属学会贾明星: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有色金属工业强国

  学会大咖谈|中国自动化学会李少远:助力产学研融合,推动自动化行业高质量发展

  这项计划经济实惠且可行,将使人们能保护最濒危的物种免于灭绝,为地球上的野生动植物提供保障。这些“保护要务区”,其实非常接近目前已在受保护的区域,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它们很容易被纳入现有保护区,或较容易找到其他保护濒危物种的方法。

  从清华大学获悉,该校物理系尤力教授团队与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等国内外研究机构合作,首次在强相互作用的室温里德堡气体中,观测到了持续稳定的“时间晶体”信号。

  超导体因巨大应用潜力非常关注,寻找新型高温超导体是科学界孜孜以求的目标。记者从复旦大学获悉,该校物理学系赵俊教授团队利用高压光学浮区技术成功生长了三层镍氧化物,

  6月25日,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来自月背的月球样品安全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除了成功实现人类历史上首次月背采样返回,嫦娥六号十足的“国际范儿”也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塑形在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风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铸魂则要注重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繁荣乡村文化,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17日,西北首个集风、光、储、充、放及客户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智慧充电示范中心正式投运并对外运营。

  优良的早稻品种,对于提升种植效益、稳定双季稻生产具备极其重大作用。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近日举行现场观摩研讨会,推动新品种新技术与种业公司对接,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届全国早稻新品种新技术观摩研讨会近日在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召开。

  在此基础上,团队又开发出一系列基因编辑、代谢调控、网络优化的工具,可以从不同层面来修饰、调控底盘细胞的性能。2023年,基于嗜盐菌的开发利用和“下一代工业生物技术”对业界的贡献,国际代谢工程学会授予陈国强“国际代谢工程奖”。

  近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态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4年至2023年,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超3.8万件,居世界第一,是第二名美国的6倍。

  目前,我国农业科学技术进步贡献率超过63%,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4%,数字育种、智慧农机、智慧农场等数字化生产模式遍地开花;农村电商蓬勃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工匠型人才。工匠型人才需具有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还应具备对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的理解、使用、交互和创新等数字素养。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我们要牢牢抓住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

  “发现243信号”“243信号跟踪正常”……在航天员“回家”时,这些关键节点信息指令的发出,说明我们研发的定向仪系列新产品精准发现了航天员位置。

  我们的主要保护对象是壁画。许多壁画已经存在上千年,经过时间的磨砺,如今它们的模样往往是“千疮百孔”。面对这些脆弱的文物,既要做好保护,又要做好“医治”,难度可想而知。

  随着科技的慢慢的提升,航天技术逐渐揭开神秘面纱,从遥远的太空走进公众的日常生活,从提升农业效率到改进环境监视测定技术,从优化交通出行到革新医疗技术,航天科技正以跨界融合与创新应用的方式,

  囿于时间与空间,遥感影像通常只能捕捉到部分信息。科研人需要通过这些信息去反演一个全过程模态,即将遥感数据转变为人们实际需要的地表各种特性参数,但这其实就是很困难的。

  “我们的车铣复合机床经过你们优化后,性能有了很大提升,销量同比增长30%。”日前,在浙江省台州市东部数控设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总经理赵小刚兴致勃勃地带着浙江省高档数字控制机床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武建伟一边参观,

  7月15日,由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牵头的“中央企业海洋工程技术创新联合体”在北京成立。在《桥梁工程——从浅海走向深海》报告中,张喜刚透露,针对未来单跨1500米的斜拉桥和3000米左右的悬索桥,相关团队已开始研究适用于水深接近100米的新型复合技术。

  7月10日,记者从中国湖南农业大学获悉,该校农学院李林教授团队和中国香港李氏集团Sun Crops农业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尼日利亚花生复兴计划”合作协议。

  一种可能在早期地球浅水区繁衍生息的复杂微生物,可能是今天所有生命的最后一个共同祖先。”为了像Martin一样探索LUCA的生活方式,Moody研究小组追踪了350种细菌和350种古细菌的57个“标记”基因,以构建一棵生命树。

网站地图